[證道者] 鄭明析牧師
[聖經本文] 路加福音21章12節、馬太福音21章22節、馬太福音26章41節
--摘錄自2022年7月31日主日話語

[路加福音12章12節]
因為正在那時候,聖靈要指教你們當說的話。
[馬太福音21章22節]
你們禱告,無論求甚麼,只要信,就必得著。
[馬太福音26章41節]
總要警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。你們心靈固然願意,肉體卻軟弱了。
本週話語的主題是「現在要瞭解,然後真心地禱告並實踐」。「禱告」就像「呼吸」,睡覺時、休息時、吃東西時、運動時,總是不停息地呼吸,一旦呼吸中斷,什麼事都做不了。「禱告」也像這樣,禱告並非有人吩咐才要去做的事,也不是有人吩咐就能做到的事。並不是別人要推薦你禱告,跟你說禱告很好,是自己瞭解「呼吸的重要性、必要性」然後去做。
有人一直都有在禱告,但也有很多人還是不知道為什麼要禱告而不禱告。<路加福音12章12節>記載:「因為正在那時候,聖靈要指教你們當說的話。」
第一、要禱告-聖靈才會以「想法、感動和體會」告訴你該怎麼做。
第二、要禱告,聖靈才會賜下「方向」、賜下「方法」。
第三、要禱告,才能知道「自己的問題」,也才能瞭解「人生」。
第四、禱告的情況,會左右「自己的信仰」,也會左右「救援的層次」。
第五、禱告的情況,會左右「 神、聖靈和聖子的動工」。
第六、「禱告」就像「做事」會隨著怎麼做而改變事情的結果一般,會隨著禱告的情況而左右結果。
與人對話時如果態度敷衍,就無法相通,想進行深度的內心交流、與對方待在一起時,就會更真心地對話。面對 神時也是如此。
「禱告」是「向 神說該說的話」,有時是在拜託 神,有時是在懇求 神,有時是向 神誠實訴說,有時是向 神傾吐心聲。每個人都要「真心地」禱告。如果真心地禱告,神、聖靈和聖子真的會垂聽並動工。尤其為了「自己的信仰」和「眾生命」,為了「家庭」和「歷史」禱告,更要「真心地」禱告才行。
有時候雖然想真心地禱告,卻依然不順利,這是因為是在內心、精神和肉體軟弱的狀態下禱告,禱告才會不順利。
這時該怎麼做呢?跟大家一起禱告時不順利,就要獨自一人禱告。如果獨自一人禱告時不太順利,就要全體同心禱告。此外,如果在姿勢不端正的狀態下喃喃自語,就會專注不了產生睡意,要發出聲音說出自己要講的話,清晰有力地禱告。
就像是與人對話時,如果沒有明確說出該說的話,說到一半就打瞌睡而睡著,對方就沒辦法把話聽進去。面對 神,如果沒有明確做出禱告或打瞌睡,此時重新開始就行了。要發出聲音明確地禱告,也要思考自己要為什麼事禱告,訂下目標來禱告。
「禱告」會讓我們「與三位成為一體」。
「禱告」會讓我們體會「方向和脈絡」。
「禱告」會矯正「想法和生活」。
「禱告」會讓我們清楚地瞭解「問題」,也會告訴我們「答案」。
祝福大家都能訂下目標、發出聲音有力地真心禱告,藉此做好「自我檢視」使自己潔淨;透過禱告確實抓住「 神歷史的方向和脈絡」,如此不會只看著其他事物,而是體會「真正的問題」是什麼,進而與 神和聖靈一起解決「根本的問題」,更加度過「與三位成為一體」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