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菁英呢?
台灣一直在推行「資優教育」,但常淪為「填鴨比賽」,能夠吸收最多教材的孩子,在升學考試中獲得更好的成績、考取頂尖的學校。但如今世代變化越來越快速,升學的制度五、六年就更動一次,第一線負責教學的師長們,往往價值觀還停留在學生時代,或初任教時的狀況。菁英校園青年會的尤婷儀理事長從畢業開始就深耕於校園,每年與全國各校園的學生接觸,致力於傾聽與輔導大學生。
這次訪談,邀請她針對剛進入大學的新鮮人,在新學期想要有一番抱負的在校生們,說說如今大環境下,到底該帶著什麼樣的心態、目標來度過大學生活。
(2017年籌備拍攝台北世大運主題曲的形象影片)
Q:菁英校園青年會的理念,以及推動的事務是什麼呢?
A:我們不想用量化的標準去衡量何謂菁英,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「如何認識自己、開發才能,進一步擁有專屬的舞台」,這是很想幫助他們的部分。如果只是從既有的生活中去探索是很困難的,因此青年會推動各種活動,諸如:運動比賽、音樂藝術表演、國際學生交流,皆是希望同學們能夠透過自我挑戰、團隊合作、跨界交流,去發現自己的潛能,甚至是突破性格的盲點。
"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菁英,但並不是無緣由地去認定一個人是「菁英」"
幫助他們造就個性、開發才能,成為領域中的專家,是我們最大的目標。
Q:升學制度每隔幾年就改來改去,依您的觀察,如今的大環境下學生們遭遇的困難是什麼呢?
A:近來教育部努力推動多元升學的管道,立意固然良好,同時也造成許多人藉由多元升學管道進入頂尖大學後,變得沒有自信、在課業上飽受壓力,最後無法順利畢業,或者是很勉強地取得文憑。另外進入大學後,沒有人引導他們做自主管理,現在的傳播媒體、大眾資訊是以爆炸性的方式成長,不知道要如何篩選資訊、做時間安排,常常導致失去生活的平衡。自律的人到哪都能夠自律,但是無法專注、無法獨立思考的族群越來越多。而且資訊發達,導致人們為了要得到答案、讓自己成長所願意投資的時間變少,很多事情搜尋一下就知道;投入一件事,如果沒有立即性的成效,很大一部分的人就會選擇放棄或者是覺得這個方法並不管用。
"引導他們去分辨什麼事情該做、什麼事不值得投資時間,
找到值得自己揮灑熱情的興趣、領域,
成為在輔導他們時很重要的課題。"
Q:十年前私立大學林立,錄取率一度超過95%,幾乎人人都有大學可念,這造成了很大部分的人畢業後無法找到與所學相關的工作,那麼應該要帶著什麼樣的心態在大學中學習呢?
A:一些職缺並不是直接與大學教育相呼應、入門門檻低,更多需要的是實際歷練後,培養出相應的能力。這樣的現象導致,某些同學們在學校生活得很消極:「我是什麼科系、學校教的內容一點也不重要,畢業後有什麼公司要我,我就去上班。」我覺得這樣的人更要積極地在大學中培養自己的第二專長,或是探索興趣。
工作選你,還是你選擇工作,取決於「態度」,
至少要鎖定未來想從事的領域或工作性質,幫助自己找到可以奮鬥的方向,這些培養除了專業技能外,往往包含了潛在人格特質的養成,例如:親切、專注、觀察力。
(協會主辦的年度盛會菁英盃排球賽:
各校事先接受青年會教練技術指導與精神教育後,在排球場上一同較勁、成長,歷年亦有海外名校受邀參賽)
Q:你們籌辦了許多體育與藝文的活動,除了學業外,持續推動這類課後活動的原因是什麼?
A:現在校園的氛圍是越來越個人化,社團、系隊固然存在,但參與的人數逐年在下降。所以籌辦團體型的球類運動足球、排球、籃球,讓同學不僅在練習與比賽中自我突破,也試著去經營團體的生活。另外因為是跨校間的競賽,能夠看見來自全國各校的隊伍,從中得到正面的刺激,看到同年齡的人是如何克服所遇到的問題。
個人特色雖然重要,但是
如果你的特立獨行導致無法跟團體相處,這就會是問題。
因此在團體活動中培養個人特質是比較理想的,就像同樣都是打排球,每個人會有自己的位置,接球者、舉球員、攻擊手......等等,展現特質同時要懂得互相合作。
Q:您從研究所時期就致力於幫助大學生探索自己,也透過在教會的所學,引導年輕人做出適合的人生規劃。出社會後持續地服務至今,您一直秉持的信念是什麼?
A:我本身畢業於機械所,也曾短暫的在相關領域工作過,不過一直覺得自己比較喜歡接觸人群。所以在青年會服務之前,比較多是從事教育性質的工作,這些工作的共通性是,我都有機會在工作時跟人群接觸,而且透過我的付出能夠去幫助別人,我發現這是我的特質以及想做的事情,只不過它的形式有很多種,在教會全職服務、在青年會做事、從事教職......等等,都是自我實現的一環。
採訪者:Chess
受訪者:尤婷儀理事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