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伸手推開門之後,今天的我或許就回不來了。」在美國、印度等新冠肺炎重災區的民眾,想必是這種心情吧,單日確診20萬人,誰也不知道今天會不會輪到自己。對於大部分民眾來說,一樣的窗外陽光,一樣的街道風景,一樣的車水馬龍,一樣的家庭時光,每天積極努力的生活,但疫情不說一聲的來了,襲捲每個人的日常,想逃也逃不了,人們只能合手祈禱,今天的我能依舊平安。
在台灣這樣的心情也是瀰漫在每個人心頭,甚至外顯在新聞媒體以及日常的言談中,每個人都在擔心,「我們的防線這次會不會瓦解」、「我們該逃到哪裡去」,所有人自發性的提高個人衛生標準,勤洗手、戴口罩、保持距離、注意消毒,並積極配合政府政策,只希望自己能夠盡可能地遠離災禍,盡可能保有我們的日常。
翻開聖經,審判、悔改、復活、重生,人在一次又一次的災禍面前顯露出的無能為力,只能憑藉著上帝的大能逃過一劫。看起來像是勸人信神的警示神話,但對我而言有更深一層的意義。挪亞為了避開大洪水,開始收集木材、繪製設計圖並建造方舟,他付出十年的歲月,洪水過後得到了上帝永遠的祝福;亞伯拉罕的兄弟羅得,在所多瑪城被火焰吞沒前,被天使帶出那座城市,他拋下了他的產業、他的生活,但卻到了新的地方重新開始,他保住性命,並且得到更多的產業;使徒保羅被光照之後,雙眼失明,當下的他不只是看不見而已,他也被迫面對自己的信念、行事作為,去思考哪裡出了問題。三天之後,他聽了耶穌門徒的福音,大澈大悟,從耶穌的逼迫者轉變為傳揚者,從掃羅轉變成使徒保羅,他的故事過了近2000年仍持續流傳。
在過往的歷史,每次的災禍不論是火山爆發、地震、洪水、瘟疫,甚或是人所引起的戰爭,在當下「平安」兩字似乎只在看不見的黑暗裡,但每一次的災禍過後,存活下來的人們總是有新的契機,度過新的生活。而是否掌握這個「轉換」的契機,取決自己的信念,以及自己的行為。
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世界超過330萬人死亡,國際經濟活動幾乎全數停擺,不只是患者,健康的人們也都遭受著疫情帶來的衝擊,留學計畫取消、失去工作,社會新鮮人看不見未來的方向。所有人不分國界,都被捲入這場風暴。但也因著這樣的巨變,促使了許多產業的數位化,淘汰傳統的印章、印表機作業,發展出遠距辦公的營運模式,並催生出相應的居家經濟。在問題面前,人們想出一個又一個的解決方案,試圖跨越這道試煉的門檻,辛勞與掙扎是無法避面的,但越過之後便能迎來嶄新的世界。
台灣疫情的威脅,加上對於經濟變化、人際關係、家庭、生涯規劃的憂慮,人生本來就是一趟不斷地遭遇患難,並不斷地跨越的過程。以色列的王大衛在躲避掃羅王追殺的數年期間,理應是他人生最動盪、最不安的時期,但他卻留下極多的讚美詩篇,越是患難就越是讚美 神,他曾寫下:
耶和華是我牧者,
我必不致缺乏,
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,
領我到可安歇的水邊。
<詩篇23:1-2>
之後他迎來人生最輝煌的時期——成為一國之王。在近代擴散範圍最大、影響層面最廣的世紀疫病面前,愛 神的人們該如何跨越一道又一道的險阻,進而重拾那往日平凡卻又無比珍貴的日常生活呢?
看見 神過往在聖經、人類歷史中的動工,除了增添信心,也體會到旨意的路雖不是一帆風順,但能看見『平安』就是這場巨變中最大的祝福,且更大的恩典將在劫難之後來到。
他必救你脫離捕鳥人的網羅和毒害的瘟疫。
他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;你要投靠在他的翅膀底下;
他的誠實是大小的盾牌。
你必不怕黑夜的驚駭,或是白日飛的箭,
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,或是午間滅人的毒病。
雖有千人仆倒在你旁邊,萬人仆倒在你右邊,這災卻不得臨近你。
<詩篇91:3-7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