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靠近的人也會有內心不合的狀況
家庭當中,也有很多「不和睦的家庭」。 因為不和睦,所以感到不安。夫妻之間有卡住的部分、父母和子女之間有卡住的部分,難道家人光是一起吃好吃的東西,就能解開嗎?難道一起去戲水、盡情地玩樂,就能解開嗎?
當然那時會因為沉浸在那環境裡而一起融洽地吃喝玩樂。不過,「根本的內心」並沒有解開, 所以回到家時,內心又會發生摩擦而爭吵。即使吃好吃的東西、即使一起融洽地玩耍,也還是必須「彼此對話」來解開該解開的,才能達成<和睦>。
如果無法解開<根本>, 每當對方在生活中惹自己生氣時, 「之前沒有解開的心情」就會爆發出來。
假如在<家庭>無法和睦,甚至在<教會>都無法和睦的話,信仰生活也會很辛苦、無法快快成長,希望會冷卻;如果無法<和睦>,「教會復興」也無法達成;如果沒有<和睦>,教會就無法成為「安息之處」。
神所期盼的教會氣氛——和睦
因著不和睦,教友信仰上可能會跌倒,也可能有人因此感到辛苦而離開教會。
<和睦的教會>應該要營造出舒服的「氣氛」。動物不論去到哪裡都會先看「氣氛」。是安全的地方、還是不安全的地方、是可以稍微待一下的地方、還是要直接經過的地方。如果環境和氣氛很和睦,就會停留然後坐下來。
人們也是一樣,不論去到哪裡都會先看「氣氛」。會看是平安的地方、和睦的地方還是不舒服的地方。可以透過感覺知道,若觀看、聆聽就會知道,對待看看也會知道。
<教會>必須成為「人們可安歇的安息之處」、成為「充滿愛與和睦的平安之處」。
若想如此,就不要只是教會中幾個人彼此和睦, <全體教友>都要彼此和睦地對待才行。
因此<和睦>無法憑「自己一人」達成, 大家一起來,將每個地方打造成「和睦的理想世界吧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