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塊地種甚麼最好?-農夫的故事
很久以前,在慶尚南道的一個村莊中流傳著一個故事...
有一位農夫他以耕田為生。
當時一塊兩百坪的田地,順利的話,大約能收成兩斗米左右。
若是你擁有了兩塊田,你會怎麼做呢?
農夫做了個實驗,在這兩百坪農地中種植稻米,然後買了一千隻泥鰍魚苗養在旁邊兩百坪的地中。他分別投入了相當的資金來栽種稻米並養殖泥鰍,到了秋收時,種稻的田中果然產出了兩斗米,而養泥鰍的那塊地則產出了兩千隻大泥鰍。泥鰍賣到市場去總共得了四斗米的錢。
因為泥鰍的收益更好,所以隔年他也像去年一樣,在一塊地中養了一千隻泥鰍,並在另外一塊地將一千隻泥鰍跟二十隻泥鰍的天敵「鯰魚」養在一起,直到秋天他再來比較看看。
第一塊地中一樣產出了兩千隻泥鰍,但不同的是,將鯰魚跟泥鰍飼養在一起的地中,產出了四千隻泥鰍,也產出了兩百隻鯰魚,把它們全賣掉賺得了約八斗米的價錢。
繼承了一塊寬廣田地,就如同得到天賦的人一樣。這農夫過去使用農具挖掘埋藏於地的作物來填飽肚子,後來找到自己內在的特質與才幹,並好好地開發,因此就像是得到加倍天賦的人一般按照特質和才幹來得到更多。
雖然無法得知是否有誇大嫌疑,不過這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段趣聞即為三星集團最具代表性的「鯰魚效應」。這故事的主角,後來成為了三星集團的創辦人。
特質與才幹
成功的人不論何時都了解自己的才幹與特質,並為了更加確認自己所擁有的而多樣化的去經歷、不畏挑戰、不間斷的學習、也具備實驗精神,同時積極尋找精神導師。在世上生活雖然需要具備許多能力,但是比起其他,最重要的是「掌握自己的特質與才幹並開發它,使其展現出來」的能力。
不論是與生俱來,或是透過各種方式俱備的自己的「特質與才幹」,絕對是成功的基礎。
蘇格拉底說過:「認識自己,方能認識人生。」
暢銷書籍《誰搬走了我的乳酪》作者斯賓塞.約翰遜也說過:
「透過書籍來瞭解幸福,終究是以『瞭解自己』為出發點,愛自己來達成。」
必須要勤快地「掌握自己的才能與才幹」並透過實踐與實驗,每天累積成功的本錢。要瞭解自己的長處,進而強化自己的優點。另一方面,也要確實地掌握自己的弱點,不畏懼自己有弱點這一事實,並時常帶著改變、提昇層次的內心來補足自己的弱點。
開發上天給予的特質與才幹是個人的責任分擔
上天賦予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特質與才幹。找到並開發它是個人的責任分擔。上天也在尋找用心盡到個人責任分擔的人,給予他更大的「使命」。「給予天的使命」與一般的事物有所不同,天給予使命後,會看看人怎麼做,不是為了要打分數,而是為了要隱密的幫助那人。其實所有的一切從計畫開始直到結束為止, 神都會親自幫忙。因此,若有人「成為神的身軀來行動。」時, 神會將此視為條件並讓那人無可否認地見證祂。並且因著這代價, 神也會毫不保留地賜下龐大祝福。
同樣地,我們也要好好把握被賦予的特質與才幹,藉此正確地認知自己的「使命」是什麼,並「與主一起做到底」。
神說:「做到底為止吧!」
這是最簡單也是最能立即付諸實踐的成功捷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