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人「和睦」的人有福了!
疫情期間,待在家多了許多跟家人相處的機會,是否發不再像以前那樣,期待、珍惜跟家人相處的時間,現在反而希望可以出門,不用整天跟家人對看?人跟人相處的時間多了,生活中的摩擦、意見不合的情況自然也會變多,我們都知道和睦、和平相處的重要性,但是到底該如何好好地跟身邊的親朋好友相處呢?
聖經中提到的「和睦」:
[馬太福音5章9節]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。
透過真心的對話,來達成和睦
鄭明析牧師曾經在證道中,提到「和睦」的概念:只是彼此「相安無事」並不是「和睦」
<和睦>並非光是一起融洽地玩耍就會變得和睦。必須解開心中糾結的部分。若想這麼做,彼此就應該要說出內心話並對話才行。應該要悔改彼此該悔改的部分並對話, 也要說:「我誤會了你的意思;我重重地傷害了你;我不知道這樣做冒犯到你,對不起。」要如此坦誠地對話才能解開。
比起只是忍著,不表達自己的情緒,達成暫時的和平,總會長牧師教導提到「必須要解開心中糾結的部分才可以」,大家當然都想彼此好好相處,但「要實際達成和睦」還是不如所想的容易。如何達成和睦呢?鄭明析牧師進一步分享到以下的六個秘訣。
「和睦」的六個秘訣
- 首先,要帶著<想要和睦相處的內心和意志>。
因為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缺乏<想做的心>還能成就的! - 若要使人和睦, 就要在<弟兄出現激怒你的言行時忍耐下來>, 也要<犧牲自己>才行。要想著「就算他誤會我,只要我走該走的路就行了。」,然後要繼續前進,不要灰心。同時也要透過禱告向 神稟告,
- 人們不想透過<說話和對話>來解開, 而是打算以各種藝術、娛樂、吃喝來解開。 所以<根本>並沒有被解開, 導致彼此爭執、爭吵不休,打破了和睦。「卡住和糾結的部分」 必須透過<說話和對話>來解開,並透過<悔改和道歉>來解開。
- 「一定!」要把被捆綁的部分、有心結的部分統統解開, 然後訴說並對話,如此解開才行。
如果不說出來,對方就不會知道,所以必須透過「對話」來解開。 - 心中的心結,雖然「對方」會幫忙解開, 但終究要由「自己」解開。
要說出「各種卡住且糾結的事情」,也彼此吐露自己有哪些苦衷,這樣才能瞭解彼此。 - <和睦>是透過「真實的言語和對話」來達成的。
鄭明析牧師過去的經歷
牧師過去跟家人間,也有心結且不和睦的時候,因此他總是往「外」跑,不喜歡回家。家中的爸媽及哥哥們,明明都有機會溝通,卻沒有主動找他解開心結、說出內心話。當時他心想:「如果由我來做,我絕對不會那樣做的!」,之後鄭明析牧師在帶領教會的過程中,常常會舉辦宴席、煎煎餅來吃,也給大家東西喝, 跟大家對話數百次,透過彼此真實的言語和對話,來解開心結。
最靠近的人也會有內心不合的狀況
家庭當中,也有很多「不和睦的家庭」。 因為不和睦,所以感到不安。夫妻之間有卡住的部分、父母和子女之間有卡住的部分,難道家人光是一起吃好吃的東西,就能解開嗎?難道一起去戲水、盡情地玩樂,就能解開嗎?
當然那時會因為沉浸在那環境裡而一起融洽地吃喝玩樂。不過,「根本的內心」並沒有解開, 所以回到家時,內心又會發生摩擦而爭吵。即使吃好吃的東西、即使一起融洽地玩耍,也還是必須「彼此對話」來解開該解開的,才能達成<和睦>。
如果無法解開<根本>, 每當對方在生活中惹自己生氣時, 「之前沒有解開的心情」就會爆發出來。
假如在<家庭>無法和睦,甚至在<教會>都無法和睦的話,信仰生活也會很辛苦、無法快快成長,希望會冷卻;如果無法<和睦>,「教會復興」也無法達成;如果沒有<和睦>,教會就無法成為「安息之處」。
神所期盼的教會氣氛——和睦
因著不和睦,教友信仰上可能會跌倒,也可能有人因此感到辛苦而離開教會。
<和睦的教會>應該要營造出舒服的「氣氛」。動物不論去到哪裡都會先看「氣氛」。是安全的地方、還是不安全的地方、是可以稍微待一下的地方、還是要直接經過的地方。如果環境和氣氛很和睦,就會停留然後坐下來。
人們也是一樣,不論去到哪裡都會先看「氣氛」。會看是平安的地方、和睦的地方還是不舒服的地方。可以透過感覺知道,若觀看、聆聽就會知道,對待看看也會知道。
<教會>必須成為「人們可安歇的安息之處」、成為「充滿愛與和睦的平安之處」。
若想如此,就不要只是教會中幾個人彼此和睦, <全體教友>都要彼此和睦地對待才行。
因此<和睦>無法憑「自己一人」達成, 大家一起來,將每個地方打造成「和睦的理想世界吧!」
參考話語:
- <2016年夏季靈修會話語>瀑布般傾瀉而下的和睦
- <2016年7月24日主日話語>透過對話解開吧,要解開才能和睦
- <2020年1月22日週三話語>要使人<和睦>才能領受 「神所賜下的福份」